社会题材电影——韩国无疑走在世界前列. 从《回廊亭》到近来很火的《回廊亭》,无不体现韩国电影挖掘素材的高超本领与精湛的艺术表现力. 家暴案件中,被害人往往要回到施暴者身边,与其共同生活,而法律无能为力,甚至产生消极的影响. 遭受家暴的孩子是否有出路?还是像首尔律所大咖所言,只能怪命不好?遭遇家暴的孩子,剥离亲生父母是否过得更好——这本身就是问号. 如果父母都无法给予爱,可以指望后妈么?又或者指望政府、社会机构?所谓的儿童福利机构,被电影嘲讽得还不够么?遇到这样的天使,多彬们是幸运的. 没有呢?怕是绝大多数孩子的境况. 我突然开始理解甚至支持某些丁克,有些人就是不适合养育孩子,且不论养育的社会压力,从给予孩子全方面的爱而言,丁克也是一种行善啊!柳善演得真好,这后妈我算是恨之入骨了!缺爱的母亲恐怕不是好母亲. 回頭重看會發覺阿彼察邦後來做的都已經在這兒出現了,人變動物,幽靈上身等,是創作原點,也是最少控制的設計,最具自由和想像力. 故事如何發生,雖然隨意,但為何會有人指想太多,聽故事不就是要讓人想更多,想更深嗎?慾望帶進虛構產生新的方向,年輕人想著外星人,生活鄉村的人想到外面世界,小孩們玩得樂之不倦在胡天胡地,生猛的民間想像,本應有更豐富的人文風景展示,但阿彼察邦一心要作藝術層面的嘗試,也懶得和你作人文關懷,事實上並不如想像般靈光處處,好看也不在訪問人的.